首页 / 秀人网破解 / 正文

秀人 解压密码永州蔬菜挑动海外消费者味蕾@湖南日报要闻头条

分类:秀人网破解 2025-05-29阅读量:85

  日一大早,满载南瓜、辣椒等时令蔬菜的冷链物流车,从永州市双牌县、江永县等县市区的生产基地出发,驶向粤港澳大湾区、出口海外。

  5月15日,永州市果蔬产业供需对接会在深圳召开,众多客商与会,永州果蔬产业联合会、果蔬企业代表,分别与港澳地区、海外的协会和企业签订合作协议。永州蔬菜的“朋友圈”不断扩大。

  截至目前,永州市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类“菜篮子”认定基地165个、认证供港澳蔬菜备案基地118个。永州蔬菜畅销粤港澳大湾区,以及欧美、中东、东南亚等30个国家和地区。

  每天凌晨4时,新田县中山街道东升村东升农场,一辆辆冷链物流车,满装菜心、奶白菜等各种蔬菜,徐徐开往香港。

  刘道忠1965年出生,2003年,他试种1亩“一串铃”小南瓜,销往广东,收入近5000元。2004年,他开始流转土地建农场种蔬菜。几年后,种植面积逐渐发展到6500亩,产品销往香港、澳门。

  2015年,25岁的刘文接过接力棒。2021年,刘文在农场建立企业技术中心,引进荷兰Priva智能环控系统、以色列耐特菲姆水肥一体化设备,蔬菜亩产比之前提高40%,节水节肥30%,产品合格率从85%提升至99.2%。蔬菜成功出口到东盟国家。

  从20世纪90年代起,永州就致力建成沿海大中城市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,开始大力打造面向两广和沿海的“大郊区”。加快建设“三个基地一个花园”,即泛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承接基地、优质农副产品的供应基地、高素质劳动力的输出基地,泛珠三角的“后花园”。全力建设对接东盟桥头堡。2021年,永州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“向南向海向外”发展方向,全面对接融入长江经济带、粤港澳大湾区、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,深化拓展与东盟的经贸合作。

  去年5月,省农业农村厅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、省商务厅和长沙海关联合印发《支持永州蔬菜出口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》,推动永州蔬菜加速出海,努力把永州“地方菜”打造成为“全球菜”。

  在江永县广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,公司经理何玉贵向记者介绍,今年农历春节前后,公司销往香港“利是菜”50吨。

  什么是“利是菜”?何玉贵介绍,每年春节前后,不少香港市民购买香嫩的大白菜,用印有“福”字的包装袋包好,再用红线串起来,挂在家里显眼处,寓意“百(白)事发、百(白)事顺”,过后再食用。

  江永县广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严格生产、精选大白菜,做到每棵白菜剩下叶嫩黄、茎芽白部分,外观大小几乎一致。并专门定制印有大红福字的包装袋,包好大白菜,做成“利是菜”,受到香港市民欢迎。

  蓝山县湖南舜蓝农业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昌军说,去年,他们在泰国的公司发现,当地对包菜需求旺盛。他们赶紧种植1000亩包菜。90多天后就销往泰国。

  双牌县永岚现代农业产业园,实行“来料加工”式生产、出口蔬菜。产业园负责人于君强告诉记者,客商提供蔬菜种子、技术,产业园组织生产、出口。永州蔬菜不愁销路。

  永州大力实施永州陆港、湘江永州至衡阳三级航道建设三期工程等综合交通基础设施“十大工程”,大进大出、快进快出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逐步成形。前不久,永州市被新增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。

  永州陆港常态化开通永州-盐田、北部湾等4个方向铁海联运专列,打通永州-老挝铁路运输通道,加快推进永州北-珠海西、盐田港、湛江港3条示范线路建设,与盐田国际、湛江港等7个重点沿海港口枢纽组成合作联盟,一次查验一次通关加速推进。

  “公司的杏鲍菇通过永州陆港专列,直达深圳盐田港,一体化通关出海,运输时间、运输成本均下降50%。”湖南果秀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阳国秀说。

  在全国首创“果蔬拼装”监管模式,实施蔬果“拼车”出口,单趟运输成本直降千元;将出口抽检前置到种植和加工环节。建立起海关信息互联互通机制,出口蔬菜无须在通关环节进行抽样检测,实现通关“零等待”;粤港两地车牌货车直抵目的地,甩掉在深圳二次包装的“中转包袱”。改革后,物流效率提升50%,运输成本压缩超30%。

猜你喜欢